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或回暖
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或回暖
新兴产业是亮点
来源:机械工业联合会
对于我国装备工业来说,2015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体趋势向好的一年。既有政策红利释放、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利因素,也有市场需求回升乏力、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融资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新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分析和预测报告。报告称,回顾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增速放缓;展望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生产、出口增速将有望回暖,其中汽车工业增速放缓,机械工业运行出现分化,船舶工业继续回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迅速。
专家还指出,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存在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及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装备支持力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生产、出口增速或回暖
2014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我国装备工业增速出现下滑。记者从赛迪研究院获悉,1-10月,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长9.1%,连续三个月处于10%以下。
依照目前趋势,四季度需求和投资不会有大的改观,预计2014年全年装备工业累计增速在10%左右。出口方面,预计全年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有望达到7%。
在此基础上,明年的局势或有所好转。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保持在11%左右。此外,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战略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装备产品出口增速将大大提高,预计2015年全年出口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出口方面近日好消息不断,但整体外部环境并不理想。今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出口不仅遭遇欧美国家技术性、绿色环保、标准等壁垒,而且与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间贸易摩擦也在增多。由于国际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激烈,明年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
关注智能制造和海工装备
此次发布的报告特别提到了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
2014年,为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装备制造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
在重点统计监测的70种装备产品中,2014年1-9月有52种产品累计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船舶工业方面,截止2014年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8%、52.7%和47.7%。其中,1-10月手持船舶订单量153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3%;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3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7%。展望2015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预计将保持增长,手持订单保持稳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01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动力强劲,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点,需求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态势。此外,随着制定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城市的增多,相关装备如物联网设备、智能电网、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
专家预测,随着《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新政的出台和实施,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入,2015年我国装备产品高端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
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
虽然生产、出口整体趋势向好,但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以及装备自主化推进较难的困局在2015年还将持续。
报告指出,装备工业技术投入水平不足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开发核心或关键技术能力的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近几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2%左右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4%~5%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多数研发投入用于跟踪模仿或配套技术的开发,而面向行业的基础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装备工业科技人员平均拥有量较低,科技活动人员占同期装备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在3%左右,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以上的水平。
除了研发投入不足这一障碍,自主装备还面临诸多难题。报告分析,进入2015年,自主汽车将面临国外汽车更为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自主的发展压力较大。
此外,项目资金较为充裕的国家重点工程在采购时会倾向高端装备,但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批)套高端装备缺乏应用业绩,工程建设方为规避风险而不愿尝试使用。国内用户的不信任使“首台套”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广较难。
“比如大型煤化工空分设备,我们已经具备8万、10万、12万特大型空分设备的生产能力,但在国内市场100多台套的需求中,国内龙头企业只能争取到一两套。” 赛迪研究院的专家预计,2015年国产高端装备发展的进程仍将缓慢。
针对上述现象,专家建议,一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国家与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二是加大关键部件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鼓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深度参与国家科研任务,发挥国家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等。
影响电机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新乡电机修理文章:在这个能源日益紧张的环境下,如何提率,节约能源,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我们都知道,电机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数量也是非常庞大,那么影响电机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起来探讨一下。
在理想情况下,电机效率应该是100%的,也就是说,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每千瓦的电能,都要全部转化为有用功。但事实未必如此,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每台电机转化的百分比都是不一样的,故影响电机效率的因素就有很多,其中包括浮装容量问题,出现大车拉小车的现象,也就是说备用系数选择不当,较多了,就会造成电机功率远大于轴功率;还有就是电机本身没有设置变频器,就不能根据气候等做出相应的变化,如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减少输出功率,导致无用功加大了,就会影响到电机的效率;后就是电机本身的问题,如电机的转动部分,一旦润滑效果不好,也会影响效率,如电机的端电压太低,也会影响电机效率
电机维修设备—电机耐压试验设备/12000/台
一、概述
电机耐压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耐压箱)采用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更加方便运输及随身作业。耐压箱的过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整定,高压输出、测量仪表直读、与耐压箱融为一体,因而操作简单、实用可靠。10kva以上的采用分体结构
二、基本参数
1、输 入:ac220v±10% 4.5a
2、输 出:ac5kv ,10kv,15kv,20kv,30kv,50kv电流0-10a
3、仪 表:100v
4、整定电流:0—10a
三、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0℃--40℃
2、海拔高度:低于1000m
3、相对湿度:≤85%
4、工作场所应无严重影响绝缘化学尘埃和爆炸性介质。
四、主要特点
本装置由接触式调压器、控制、测量、保护电路及试验变压器组成,操作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中国网财经:国内一个华龙一号机组福清5、6号或于6月开工
中国网财经:国内一个华龙一号机组福清5、6号或于6月开工
来源:中国网财经 发布时间:2015-03-18
中国网财经3月6日讯(记者 马巾坷) 今年两会,华龙一号(acp1000)是中核集团的上会代表们被媒体问及多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动力院院长罗琦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会提案中涉及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的提案,主要侧重推广华龙一号(acp1000)和面向国际两个方面。
另据新华网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春节前夕,中国和阿根廷两国签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这不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步,却是关键的一步。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合作研发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安全可靠性、经济性上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华龙一号(acp1000)的技术方案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理念,更从安全性上满足三代核电的安全要求。“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简单的说就是,即使出现厂区断电的情况,核电站也可以用另一套非能动系统来控制反应堆降温。”中核集团华龙一号(acp1000)总设计师邢继解释道。
3月4日,中核集团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华龙一号(acp1000)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同时作为个使用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的福清5、6号机组,相关材料已经递交监管层,希望今年六月能够批复开工。
“国内核电站对于华龙一号(acp1000)技术的运用,也将为核电走出去提供保障,因为国际惯例,走出去也要本国同步才更有说服力。”中核集团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表示。“核电走出去,对我们的华龙一号(acp1000)要有足够的信心。”
刘巍还强调,核电安全是和平利用核能重要的一点,“美国的核电站是70年代建的,中国是90年代建的,安全系数在国际认证中,国内的安全系数更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河南皇豫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