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性基本概念
保障性是装备系统可保障和受保障程度的一种设计特性。它是继可靠性、维修性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被人们普遍认识、研究与定义的。
保障性定义为:装备诸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包括人力)满足装备系统可用性和战时利用率要求的程度。
根据保障性的定义,可以进一步理解保障性的以下内涵。
(1)用战备完好性衡量保障性的优劣
不管是平时或战时都可以用可用性来衡量装备系统保障性的优劣。可用性是装备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用状态的程度。装备在使用环境下的可用性的参数是使用可用度。它是综合反映装备硬件、软件、保障能力、环境条件以及行政管理水平对装备可使用程度的影响。
战时可以用利用率来衡量保障性的优劣。利用率要求(utilization requirements)是指装备的预期利用率,如每天使用小时数,总工作量的百分数、每日使用的循环数、设施负载等常用的利用率参数有能执行任务率和出动率(如出动架次率与出航率等)。使用可用度和执行任务率及出动率是战备完好性的主要参数,因此,可用战备完好性来衡量保障性的优劣。
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materiel system readiness)定义为:装备系统在预定的平时与战时的利用率下承担和保持执行规定任务的能力。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的典型参数有使用可用度、出动率、能执行任务率及资源准备率等。装备系统战备完好性主要取决于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保障系统的特性与能力,以及保障资源的数量与配置地点。它是表示在平时和战斗开始时装备提供设计的功能输出(如运动、射击、通信等)的能力。平时的战备完好性通常用使用可用度来度量,而战时的战备完好性是在平时的战备完好性基础上,增加战斗考验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即用能执行任务率与出动率等战时利用率参数来度量。
(2)保障性取决于装备的诸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
保障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主装备保障有关的诸设计特性,它反映装备可保障,即需保障和易保障的程度;二是计划的保障资源的特性和充足程度,它反映装备受保障的程度。
装备的设计特性是设计时赋予装备的固有特性,决定于研制所确定的技术状态。与装备保障有关的设计特性有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人素工程特性、生存性、安全性、标准化及自保障性等,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可靠性与维修性。可靠性表现为装备出现故障的频度。它直接决定维修工作频次、零备件供应的种类与数量,也影响对工具、保障设备、保障设施、技术资料,以及维修人员的数量、专业技术职务与技术等级、训练及维修工时与维修费用等的需求。维修性表现为装备维修的难易程度。它直接决定了维修对保障设备、工具、保障设施、技术资料,以及维修人员的数量、专业职务与技术等级、训练及维修工时数与维修费用等的需求。
计划的保障资源是保障装备所必需的资源。这些资源是设计时规划其要求,并按要求研制、购置、筹措,且部署使用时按计划配置。计划的保障资源是构成保障系统的物质基础。计划的保障资源要与主装备的诸多设计相匹配,其充足程度应满足战备完好性的要求。
图1表示了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资源与保障性的关系。
图1 可靠性、维修性及保障资源与保障性的关系
二、保障性的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防部重视装备的保障问题,提出了综合后勤保障的策略措施,初期的ils政策主要是强调整个后勤保障要素的综合开发,指出使用与保障费用是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并在研制中予以评价与综合,当时并没有提出保障性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防部发现大部分武器装备的采办周期长,维修与后勤保障工作繁重,战备完好性差。因此,美国国防部在继续重视ils要素综合开发的同时,突出了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要求,将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置于武器装备研制的最优先位置。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防部总结了80年代以来的采办经验,进一步提高保障性的重要地位,觉得把保障性提高到与费用、进度、性能同等重要地位还不如干脆将保障性纳入到性能里面去。虽然,提高装备系统的保障性可以显著地提高装备的作战效能,但保障性的提高要受到经济承受能力(或称经济可承受性)(affordability)限制。因为,可靠性、维修性要求的提高和保障资源要求的增多,将导致费用的剧增而在经济上无法承受。因此,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并不是愈高愈好,其保障资源也不是愈充足愈好,而是要求在可承受的寿命周期费用的约束条件下,满足战备完好性的目标,或者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战备完好性目标。也就是说,在装备采办过程中要求达到费用、进度与性能(含保障性)的最佳平衡。因此,寿命周期费用也是衡量保障性优劣的重要标准。
综上所述,对保障性的地位的认识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①保障性是描述装备系统可保障和受保障程度的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特性。它包含了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等诸多与保障有关的设计特性和全部计划的保障资源对装备保障特性的影响。因此,它比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等描述主装备的设计特性,涉及面更宽,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②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是装备采办的主要目标。战备完好性是装备的一种作战使用的需求,保障性是从装备设计的角度来达到这种需求的固有特性,而这种特性又需要在使用环境中用达到的战备完好性水平来检验,两者具有一致性。
③保障性是装备性能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在确定性能要求时,要把保障性纳入到装备的性能规范之中,而且要包括可靠性、维修性等关键的保障性要素。
三、保障性分析
保障性分析作为支持综合技术保障工作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是装备采办过程中实现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原来称后勤保障分析(logistics support analysis,lsa),是随着美国国防部推行综合后勤保障,在维修工程分析(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lsa最早出现在1971年发布的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369(nc)《综合后勤保障大纲要求》上,后来经1973年最初发布并经多次修订和改版的军用标准milstd-1388-1《后勤保障分析》与mil-std-1388-2《国防部对后勤保障分析记录的要求》的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分析方法。我国参照mil-std-1388-1a编制了国家军用标准gjb 1371—92《装备保障性分析》并于1992年发布。我国从一开始就取名为“保障性分析”但缩略语仍沿用lsa,以便于与国际接轨。与gjb 1371相配套的国家军用标准gjb 3837—99《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已于1999年发布。美国国防部在1996年发布的dod 5000.2-r和1997年发布的mil-hdbk-502中将后勤保障分析改称为保障性分析。但他们没有对保障性分析进行重新定义,其内涵与后勤保障分析一致。
(一)保障性分析的定义与目标
1.保障性分析的定义
保障性分析是作为系统工程过程的一部分,是装备综合技术保障的分析性工具。在装备研制与生产的过程中应用某些科学与工程的成果,通过反复地论证、综合、权衡、试验与评价的过程,以有助于:考虑保障问题以影响设计;确定与设计及彼此之间有最佳关系的保障要求;获得装备所需的保障;在使用阶段,以最低的费用与人力提供所需的保障。
2.保障性分析的目标
在装备的采办过程中,实施保障性分析的目标为:确保保障性作为一项装备的性能要求纳入装备设计;确保优化保障系统设计和保障体制。保障性分析是确保保障性要求纳入装备的设计过程对各种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综合和运用。
(二)保障性分析的原理与特点
1.保障性分析是协调装备设计工程与综合技术保障相联系的桥梁
按照综合设计方法必须在装备的研制早期就综合考虑保障问题,并在装备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影响主装备的设计与同步设计保障系统。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在研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利用保障性分析来协调设计工程与综合技术保障的工作,并使保障性分析过程与装备设计工程各个阶段的进展相一致。
2.保障性分析是一个多学科、多接口的综合性分析
保障性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它协调与综合了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生存性等有关保障性的专业工程专业的分析,通过设计接口互相交换并综合了诸专业工程专业分析的信息,以辅助装备保障性特性和保障系统的设计。如图2所示,保障性分析及相关辅助分析,主要包括:系统使用要求分析;可靠性、维修性预计;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cma);修理级别分析(lora);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oamta);人素工程分析;故障诊断权衡分析;生存性分析(sa);运输性分析;寿命周期费用分析(lcca);零备件及库存分析;保障设备与设施要求分析;数据要求与信息系统分析。
图2 保障性分析及相关辅助分析
此外,保障性分析还综合了人员训练要求分析、安全性分析等。保障性分析及相关辅助分析要根据系统要求进行剪裁,并对有效的维修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信息。
3.保障性分析是一个反复、有序迭代的分析过程
保障性分析是贯穿于装备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特别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阶段的一个反复、有序迭代的分析过程。随着装备研制的进展,各阶段研制任务的逐步深入与详细,保障性分析按照装备系统结构分解层次,从高到低,从系统级逐渐深入到分系统级与综合技术保障要素级;而且随着分析所需要的输入信息逐渐准确与细化,分析的详细程度也由粗到细并与各阶段的分析要求相适应。通过反复迭代、有序的分析不断地修正分析结果,优化装备和保障系统的设计与研制,以达到费用、进度、性能与保障性的最佳平衡。
4.保障性分析是系统工程和运筹学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
实施保障性分析时,要综合运用模拟技术、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网络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系统工程的和运筹学的分析技术来解决装备的各种保障问题。例如:在研制早期阶段确定维修频次可以利用仿真或蒙特卡罗分析法;在制定保障设备要求时可以采用排队论分析法;在早期确定零备件要求时,应用泊松分布函数与库存论理论;在确定保障资源的分配、运输与器材装卸要求时,经常利用线性规划或动态规划方法;在进行费—效分析或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时,可以采用统计分析与网络分析方法等。
(三)保障性分析的任务
与保障性分析目标相对应,保障性分析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提出有关保障性的设计因素;二是确保建立优化的保障系统与保障体制。前者是根据装备的任务需求,确定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进而提出与确定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等有关保障性的设计要求,以影响装备的设计,这是将保障性考虑有效地纳入装备设计,使研制的装备具有可保障与易保障的诸设计特性;后者是根据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目标,确定保障要求和制定保障方案,进而制定保障计划和确定保障资源要求,确保建立经济有效的保障系统。由此可以进一步明确在装备采办过程中,实施保障性分析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1.制定保障性要求
在论证阶段和方案阶段,根据新研装备的作战需求和部队使用的保障性约束,通过保障性分析制定保障性的定性与定量要求。定量要求一般包括:战备完好性与寿命周期费用等保障性综合参数的指标: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运输性等有关保障性的设计参数的指标;保障系统与保障资源参数的指标。要随着研制的进展和不断地细化与明确,将这些要求写入相应的研制与合同文件。这些保障性要求是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装备系统设计的输入,影响装备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和保障系统的设计,即进行装备系统保障性设计:同时,还要根据装备的作战需求和部队使用的保障性约束,制定包括装备的保障体制、维修与供应机构的设置、装备的保障方式(如部队保障,承制厂保障,或两者相结合)等保障要求。
2.制定与优化保障系统方案
实施保障性分析要对新研装备的每一备选方案制定备选保障方案,并参与装备备选方案的评价与权衡分析。从装备的保障性、战备完好性、费用与环境影响等要求出发,通过对装备备选的使用方案、保障方案与设计方案反复地进行评价与权衡分析,优化装备的设计和确定最佳的保障系统方案,制定可行的保障计划,从而使得研制的装备系统在费用、进度、性能(包括作战性能与保障性)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
3.确定与优化保障资源要求
实施保障性分析要确定并优化新研装备在使用环境中达到预期的战备完好性与保障性水平所需的保障设备、保障设施、备件的种类与数量、人员的数量与技术等级、训练与训练器材、运输与装卸设备及技术资料等保障资源要求,特别是新的与关键的保障资源要求;此外,还分析新研装备投入现场使用的保障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及制定停产后保障计划,为规划保障资源的研制、购置、筹措与供应提供依据。研制装备的同时,确定与优化保障资源要求,是装备交付部队使用时能够及时、经济有效地建立保障系统和在使用阶段以最低费用与人力提供装备所需保障的重要保证。
4.评估保障性
作为一种对新研装备保障性的有效控制手段,要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利用保障性试验、验证与评价对保障性进行评估。评价保障性达到的实际水平和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及时发现保障性的缺陷并提出纠正的措施。
5.建立独立的保障性分析记录数据库
在实施保障性分析的过程中,将收集的大量有关保障的数据与保障性分析记录(logistics support analysis record,lsar),以一定的格式储存到电子计算机内,建立一个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及各综合技术保障要素等信息在内的独立的保障性分析记录数据库,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数据。该数据库用于装备综合技术保障和保障性分析的决策,有关装备保障性的设计、研制、试验评估与改进,保障资源的研制、购置、筹措与供应,还可以作为后续型号研制的历史数据。建立独立的保障性分析记录数据库,可以协调可靠性、维修性等专业工程专业的分析,减少分析的重复性,提高数据的精确度,确保有关保障性的分析数据的唯一性与共享。
(四)保障性分析的内容和分析过程
1.保障性分析的内容
gjb 1371《装备保障性分析》是适用于各类装备系统和设备开展保障性分析的通用基础军用标准。该标准规范了装备寿命周期内实施保障性分析的要求、方法和程序。标准的内容包括5个工作项目系列、15个工作项目、81个子项目,可以根据型号研制的类型、装备的规模、设计的自由度与技术状态、可用的时间与资源等情况,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这些保障性分析的工作项目与子项目进行适当的剪裁。因此,可以认为该标准是由有特定含义和彼此相关的工程分析工作项目综合在一起,按照规定的分析程序实施分析,形成一个与设计工程相协调的分析过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工作项目的目的、子项目内容,以及工作项目的输入、输出的信息要求。
2.保障性分析的过程
在装备研制时,保障性分析是一个反复有序的迭代,并与装备研制进展相适应的分析过程。该过程贯穿于寿命周期各个阶段,也是支持综合技术保障与保障性设计得以有效地开展的系统工程过程。根据上述保障性分析的任务,在研制的早期阶段分析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计接口影响装备的保障性特性的设计,这种用以影响设计的分析,由系统级开始按硬件层次由上而下顺序延伸;在后期阶段,通过详细的维修规划,从下而上地详细标识全部保障资源。此外,在装备寿命周期的各阶段还要进行保障性的评估与验证工作。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保障性分析进程见图3。
图3 寿命周期内保障性分析活动的重点
(五)保障性分析方法
保障性分析(logistic support analysis,lsa)作为系统工程过程的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分析装备系统在初步设计、研制、试验、生产、建造、使用及维修中的各种保障性和保障问题,并通过反复地迭代分析有力地支持制定保障性要求、制定与优化保障系统方案、进行保障性设计特性的设计、确定与优化保障资源要求,以及评估保障性等任务的完成。
保障性分析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它是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思维推理,在确定或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所分析解决的有关保障性和保障问题,探索可能采用的方案,通过评价和权衡分析,为达到预期目标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决策的一种辅助分析手段。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装备的设计是在不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的过程,这个优化过程在初步系统设计时是十分明显的;同样在研制后期制定保障计划和确定保障资源要求时,也需要选择最佳的备选保障计划和选择最佳的保障资源配置,因此,保障性分析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步骤。只是,因所分析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分析的目标与要求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运用
保障性分析辅助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时,分析的程序与步骤允许有所不同。保障性分析的基本分析步骤见图4。
图4 保障性分析的基本分析步骤
1.规定分析问题
保障性分析在装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支持保障性设计和综合技术保障工作,但是,应用的重点是在装备研制的各阶段,在装备研制的前期用于影响主装备的保障性特性的设计,在研制后期用于确定保障资源要求。
经常应用保障性分析的问题范围如下。
①在初步设计时,通过评定系统使用要求,协助制定保障性要求和维修方案。
②在装备设计时,通过备选方案的评价与权衡,选择最佳方案。
a.根据维修方案的约束,确定装备的各个部分是报废或是修理,以及在哪个维修级上修的修理策略的设计决策;
b.评价与确定设计方案对可靠性与维修性特性的影响,如保证可达性要求的组装方案、保证良好维修性的诊断测试方案等;
c.如新设计由于费用或交货时间等原因不合适,选用哪一种现成设备的设计决策。
③评定和详细确定保障资源要求,包括:保障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备件清单与库存量要求,人员数量、技术等级和训练要求,技术资料,保障设施,计算机保障资源,以及运输与装卸要求等。
④评估装备在使用环境中的保障性和保障效能。
根据装备研制阶段的保障性设计和综合技术保障工作的需要所制定的保障性分析计划,规定每一个需要分析的问题。
2.确定分析目标与要求
对分析的问题,要明确需要分析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约束条件,通过分析要达到什么目标和要求,以及有哪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3.确定可行的备选方案
为了通过分析得出所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始时,可找出多个可能的备选方案,并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筛选,从中选出少数几个可行的备选方案,以避免因过多的分析工作量而造成人力、财力与时间的浪费。例如在确定维修方案、诊断方案、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方案、装备组装方案的保障性分析时,都可以找出多个可能的备选方案,但在详细分析之前,一般都必须筛选出少数几个最具可能的备选方案。在确定可行的备选方案时,要考虑备选方案与费用、战备完好性、保障性的主宰因素的关系。
4.制定评价准则
为了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必须有一个评价其优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评价准则。评价保障性分析的各种分析问题的准则,一般应该是用定量或定性的保障性的指标要求。由于分析的问题所在的层次和复杂性不同,需要用不同的保障性参数指标,图5给出了各个层次的评价参数。
图5 评价参数的层次
5.应用分析技术,建立分析模型
根据所分析的问题,应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中的模拟技术、动态规划、排队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网络技术等数学方法,建立分析数学模型。例如,考虑经济因素的修理级别分析时建立费用网络模型;进行预防性维修分析时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rcm)的逻辑决断模型:进行备件分析时建立泊松分布函数模型。
对模型的要求是正确、全面、简单和便于扩充与修改。所谓正确,是正确地描述问题的内在关系,正确地表达输入与输出的因果关系,同时也能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预测未来的事件:所谓全面,是要全面综合主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简单,是要略去影响很小的因素,善于简化模型,以利于突出主要影响因素:所谓便于扩充与修改,是当分析问题的范围扩大时模型的规模也能很方便的扩展,当分析问题的约束条件、输入的数据变化或出现某些不定因素,或现有的模型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时能方便地修改模型。
保障性分析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仿真模型、逻辑模型与图形模型以及实体模型。模型可以用手工计算,也可以用计算机计算处理或计算机仿真。
某些与保障性分析密切相关的分析技术,如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cma),修理级别分析(lora)等是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分析技术。它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和分析步骤,从广泛意义讲它们也属于保障性分析的范畴。
6.收集输入数据
能否得出正确、有效的分析结果,达到分析的目标,除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模型,还必须输入有用的数据,因此要收集分析所必须的输入数据,在某种意义上,保障性分析的成效取决于收集数据的范围与深度。在研制早期,所能收集的数据是有限的,分析工作是经常利用现有类似装备系统的历史数据和由这些数据得出的估算关系式,以及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预计和主观判断。随着研制的进展,当研制出装备的硬件并进行试验和现场使用后,除了有装备的设计数据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现场使用保障数据,使得分析工作有了充实的输入数据,保证分析更有效、更深入地进行。
保障性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如下。
(1)现有数据库的数据 现有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是国内外现有类似装备的数据,包括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估算关系式。在研制早期,利用现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是制定保障性要求、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分配与预计、分析并找出现有装备的保障性与保障的缺陷,以及制定初始的使用方案、设计方案和保障方案的备选方案的主要途径。
(2)装备设计数据 装备设计数据主要包括:正在研制装备的各类规范、设计图样等描述装备技术状态的产品定义数据、可靠性维修性的分配与预计数据、可靠性分析与维修性分析等相关分析数据,以及备件、保障设备、保障设施等保障资源的数据在内的产品保障数据。随着研制的深入,这一类可供保障性分析的研制装备的设计数据将不断地得到充实。
(3)装备试验数据 装备的试验数据主要包括:正在研制装备的研制试验、使用试验与定型试验的数据。这些数据范围,包括性能试验和保障性试验(如可靠性试验、维修性试验及综合技术保障演示试验等)的数据。这类数据能反映正在研制装备的功能、作战性能与保障性能的情况,是保障性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由于装备的试验贯穿于装备整个研制与定型的过程,因此,必须在研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收集各种试验数据,充实与更新现有的试验数据。
(4)装备现场使用保障数据 装备现场使用保障数据是新研装备部署到部队以后,在部队使用环境中利用现场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装备的使用、供应、维修与训练数据。装备使用现场使用保障数据包括装备初始部署期间和使用与保障阶段收集的全部使用保障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保障性分析,不仅可以进一步评估新研装备的保障性和初始作战能力,及时发现保障缺陷和提出改进硬件、软件及保障计划的建议,而且为后续装备的研制或改型提供历史数据。
上述几类数据中与装备保障有关的数据应按规定的数据格式存入保障性分析记录或装备保障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7.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将输入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去,用评价准则去评价各个可行备选方案的输出,寻求满足分析目标的最优解决方案。综合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分析。
(1)评价与权衡分析 运用优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用评价准则衡量各个备选方案满足指标要求的程度,由于评价准则往往是有多项参数指标,即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因此,要综合评价与权衡各个方案的优劣,找出一个最佳平衡的方案。应用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技术是评价与权衡分析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2)敏感度分析 在分析时,可能会有少数几个关键参数,由于输入数据不充分、不准确或受某些约束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使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难以确定而影响权衡分析时,需要进行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是将参数的量值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并输入模型,求解输出的变化和对权衡分析结果的影响。如参数变化是在不敏感的区域,则对权衡分析的结果影响很小,设计较为健壮。例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是寿命周期费用和备件需求量函数的因变量,在研制早期可以用现有装备(比较系统)的现场使用统计的mtbf数据;研制时,可使用可靠性分配或预计的数据,如考虑到不准确性,可用0.5倍和1.5倍的mtbf值计算对输出结果的敏感度。
除上例以外:经常在保障性分析时进行敏感度分析的范围有:①装备系统使用率或工作时间的变化对维修活动次数、保障设备与保障设施利用率的影响;②维修停机时间tmdt对维修费用的影响;③要求的备件满足率的变化对各维修级备件库存量的影响;④直接维修工时的变化对维修人员费用的影响:⑤零部件报废率对备件费用的影响。
(3)风险分析 传统的风险是指不受控随机事件按已知概率分布发生所导致的结果:传统的不确定性是指不受控随机事件按未知概率分布发生所导致的结果。上述定义对于项目风险管理有局限性。从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角度,其风险是指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发生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确定性仅考虑不希望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一个明显差异是前者的不希望事件的概率分布可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求得,而后者的不希望事件却无法求得其概率分布。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不希望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和发生的概率,只有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的事件出现高风险。装备研制过程总会发生一些不希望事件,并影响到保障性分析的结果,因此,在保障性分析时,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影响保障性分析的风险有技术风险、计划决策风险和保障风险。所谓技术风险是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对装备提出前所未有的性能要求所承担的风险。计划决策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方向的各种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如由政策改变、计划不周、决策不利造成的风险、预见性不强或能力不足造成研制中断等。保障风险一般是指研制的装备在部署时可能出现的保障性问题,是与使用和维修有关的风险。
进行风险分析之前,要先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辨识找出与工程项目有关的真实风险(找出有可能发生妨碍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事件),并初步量化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的严酷度,然后逐步向风险分析转移,随着研制的进展可行备选方案得以确定,对各备选方案的风险影响作出评价,由风险分析考察风险分析输入变量的变化所造成后果的变化。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将通过综合评价得出的最佳方案的风险的影响尽量降低到最小程度。风险分析的结果为后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实践表明,在新装备设计时,一方面要尽量采用那些经过试验验证,证明是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把保障性分析的重点集中于风险大,而又对性能、费用及保障性影响大的领域。
(4)应变分析 应变分析是保障性分析要考虑到:新装备系统研制过程某些基本要求较大的变化对分析结果的变化,并导致对保障性设计和综合技术保障工作的影响或决策的改变。它与敏感度分析的联系紧密而且方法相似。例如若某装备使用要求中部署地点的数目可能减少一半时,分析对维修方案和保障要求的影响为:由于部署地点的数目减少一半,可能使三级维修方案转变为两级(不设中继级维修机构)维修方案,而且影响到保障设备、保障设施、人员与训练等要求和保障资源配置的变化。应变分析可能涉及输入数据和模型的修改。
8.得出分析结果
根据所分析问题的目标与要求,每个问题的保障性分析都要输出分析数据,得出分析的结果,保障性分析的典型数据输出见表1。分析结果应记入保障性分析记录,并按要求存入保障数据库,供数据用户使用。
表1 保障性分析的典型输出数据一览表
对于分析结果,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出输出数据的精度、置信水平,以及敏感度、风险与不确定性、应变等分析的结果。
最后,要对分析的假设、模型、输入数据进行核对,鉴定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当鉴定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组织分析。
9.提出决策与措施
根据保障性分析的结果,对新装备的设计、研制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